简介概要

心理文化学视角下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论

来源期刊: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文作者:李太龙

文章页码:134 - 138

关键词:人;人的本质;人工智能;心理文化学;

摘    要:人工智能以其强大发达的智性功能高调进驻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为人类生活的便捷、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人类的忧虑——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行为体?心理文化学从文化传统对人的模塑作用出发,从心理和行为层面对人和人的生存特质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人"的存在系统与存在状态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使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并对消除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危机感给出了重要而有益的启发——人工智能无法成为人类,但只有充分发展人际关系,才是人类生存之根本。

详情信息展示

心理文化学视角下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论

李太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人工智能以其强大发达的智性功能高调进驻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为人类生活的便捷、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人类的忧虑——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行为体?心理文化学从文化传统对人的模塑作用出发,从心理和行为层面对人和人的生存特质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人"的存在系统与存在状态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使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并对消除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危机感给出了重要而有益的启发——人工智能无法成为人类,但只有充分发展人际关系,才是人类生存之根本。

关键词:人;人的本质;人工智能;心理文化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