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滇西勐兴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21年第1期

论文作者:刘阳 高志武 杨辰雨 邓明国 刘锦康 赵发

文章页码:57 - 68

关键词:方解石;C-O同位素;水岩反应;CO2去气作用;流体混合作用;成矿流体;

摘    要:勐兴铅锌矿床是保山地块内浅成热液铅锌矿床中极具代表性的矿床,但有关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方解石与矿化关系密切,故对其C、O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水岩反应、CO2去气、流体混合作用的理论模拟。结果表明,该矿床方解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岩反应引起的,成矿流体可能来自赋矿地层中富含H2CO3的流体,其中阶段Ⅰ和阶段Ⅱ初始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1.0‰和10.5‰、-0.8‰和7.5‰,方解石的形成温度分别集中于270~315℃和182~230℃之间,δ13C和δ18O值的降低表明在阶段Ⅱ成矿流体与围岩反应之前已经发生了CO2热液去气作用。

详情信息展示

滇西勐兴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刘阳1,高志武2,杨辰雨2,邓明国1,刘锦康1,赵发3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2.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3.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勐兴铅锌矿床是保山地块内浅成热液铅锌矿床中极具代表性的矿床,但有关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方解石与矿化关系密切,故对其C、O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水岩反应、CO2去气、流体混合作用的理论模拟。结果表明,该矿床方解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岩反应引起的,成矿流体可能来自赋矿地层中富含H2CO3的流体,其中阶段Ⅰ和阶段Ⅱ初始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1.0‰和10.5‰、-0.8‰和7.5‰,方解石的形成温度分别集中于270~315℃和182~230℃之间,δ13C和δ18O值的降低表明在阶段Ⅱ成矿流体与围岩反应之前已经发生了CO2热液去气作用。

关键词:方解石;C-O同位素;水岩反应;CO2去气作用;流体混合作用;成矿流体;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