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时间驱动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Cu(Ⅱ)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2007年第11期

论文作者:徐金明 陶慧林 夏国朝

文章页码:70 - 73

关键词:时间驱动;荧光猝灭;酪氨酸;铜离子;

摘    要:研究了Cu-酪氨酸荧光静态猝灭体系,络合物为Cu(Tyr)22+,猝灭常数K为1.59×1010。以时间驱动模式代替浓度模式,在pH 8.8的硼砂介质中,测得Cu2+的线性范围为4.00×10-71.12×10-5mol/L和8.00×10-61.12×10-4mol/L,相关系数R=0.9996/0.9992,检出限(3σ)为6.6×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n=11,C(Cu2+)=2.4×10-6mol/L)。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

详情信息展示

时间驱动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Cu(Ⅱ)

徐金明,陶慧林,夏国朝

摘 要:研究了Cu-酪氨酸荧光静态猝灭体系,络合物为Cu(Tyr)22+,猝灭常数K为1.59×1010。以时间驱动模式代替浓度模式,在pH 8.8的硼砂介质中,测得Cu2+的线性范围为4.00×10-71.12×10-5mol/L和8.00×10-61.12×10-4mol/L,相关系数R=0.9996/0.9992,检出限(3σ)为6.6×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n=11,C(Cu2+)=2.4×10-6mol/L)。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

关键词:时间驱动;荧光猝灭;酪氨酸;铜离子;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