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RTM和预浸料共固化树脂体系界面层特性

来源期刊:复合材料学报2013年第3期

论文作者:郑亚萍 陈伟 李江红 许亚洪

文章页码:35 - 38

关键词:共固化;RTM工艺;预浸料;界面;正电子湮没技术;自由体积;

摘    要:RTM和预浸料两种工艺共固化会形成一个界面层,采用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环氧树脂/酸酐和环氧树脂/双氰胺共固化体系的反应,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测试了共固化体系所形成界面中的自由体积尺寸和浓度。结果表明,单独体系的反应峰大约是160℃,两种工艺树脂混合后,反应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为275.14℃;同时放热量从RTM体系的236.2J/g和预浸料体系的193.9J/g降低至83.15J/g;界面层的自由体积尺寸和浓度比两个单独固化体系的大,弯曲强度分别从RTM体系的140.2MPa和预浸科体系的105.4MPa降至83.4MPa。两种体系的固化剂相互反应,致使共固化体系反应不完全,形成一个力学性能较低的共固化界面层。

详情信息展示

RTM和预浸料共固化树脂体系界面层特性

郑亚萍1,陈伟1,李江红1,许亚洪2

1.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摘 要:RTM和预浸料两种工艺共固化会形成一个界面层,采用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环氧树脂/酸酐和环氧树脂/双氰胺共固化体系的反应,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测试了共固化体系所形成界面中的自由体积尺寸和浓度。结果表明,单独体系的反应峰大约是160℃,两种工艺树脂混合后,反应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为275.14℃;同时放热量从RTM体系的236.2J/g和预浸料体系的193.9J/g降低至83.15J/g;界面层的自由体积尺寸和浓度比两个单独固化体系的大,弯曲强度分别从RTM体系的140.2MPa和预浸科体系的105.4MPa降至83.4MPa。两种体系的固化剂相互反应,致使共固化体系反应不完全,形成一个力学性能较低的共固化界面层。

关键词:共固化;RTM工艺;预浸料;界面;正电子湮没技术;自由体积;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