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广西银屏富B花岗岩及其晶洞中电气石的化学组成特征以及对岩浆-热液演化的指示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08年第1期

论文作者:张辉 管申进 唐勇 黄小勇

关键词:电气石; 化学组成; 富B花岗岩体系; 晶洞; 广西银屏;

摘    要:利用EMPA对广西花山A型花岗岩最晚期岩相-细粒花岗岩及其晶洞中电气石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粒花岗岩中电气石与晶洞中电气石化学组成非常一致,以高Fe (2.78~3.44 apfu)﹑低的总Al (5.62~6.20 apfu)﹑极低Mg (0.05~0.12 apfu)﹑不含Li、F、Cl等特征.在Fe-Mg图解中,其化学组成近于端元黑电气石.Al3+=Fe3+和R++R2+=R3++□是所研究的电气石中两个主要的置换反应;岩浆电气石和热液成因电气石均位于Al-Fe-Mg三角图解中黑电气石-镁电气石线之下,表明电气石结构中存在明显的Fe3+,预示岩浆是在相对高的氧逸度条件下分异演化的.细粒花岗岩中普遍发育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尺度的晶洞以及大量电气石在晶洞中沉淀,暗示A型的花山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中未发生大规模含水流体相出溶,代之的是蒸汽相分离.由于不存在岩浆-热液体系的演化过程,在银屏细粒花岗岩内及周边地区可能不是寻找锡石-石英脉型矿床的理想靶区.

详情信息展示

广西银屏富B花岗岩及其晶洞中电气石的化学组成特征以及对岩浆-热液演化的指示

张辉1,管申进1,唐勇1,黄小勇1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室,贵州,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利用EMPA对广西花山A型花岗岩最晚期岩相-细粒花岗岩及其晶洞中电气石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粒花岗岩中电气石与晶洞中电气石化学组成非常一致,以高Fe (2.78~3.44 apfu)﹑低的总Al (5.62~6.20 apfu)﹑极低Mg (0.05~0.12 apfu)﹑不含Li、F、Cl等特征.在Fe-Mg图解中,其化学组成近于端元黑电气石.Al3+=Fe3+和R++R2+=R3++□是所研究的电气石中两个主要的置换反应;岩浆电气石和热液成因电气石均位于Al-Fe-Mg三角图解中黑电气石-镁电气石线之下,表明电气石结构中存在明显的Fe3+,预示岩浆是在相对高的氧逸度条件下分异演化的.细粒花岗岩中普遍发育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尺度的晶洞以及大量电气石在晶洞中沉淀,暗示A型的花山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中未发生大规模含水流体相出溶,代之的是蒸汽相分离.由于不存在岩浆-热液体系的演化过程,在银屏细粒花岗岩内及周边地区可能不是寻找锡石-石英脉型矿床的理想靶区.

关键词:电气石; 化学组成; 富B花岗岩体系; 晶洞; 广西银屏;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