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床下伏煤层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与防治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19年第1期
论文作者:王亮 杨良伟 王瑞雪 高杰 孙毅民
文章页码:125 - 131
关键词:岩浆岩床;煤层自燃;采空区流场;裂隙发育;
摘 要:针对淮北矿区杨柳煤矿岩浆岩床下伏高瓦斯煤层易自燃的现状,通过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的变质程度增加,使煤层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1.09%,自燃倾向性降低;开采期间,岩床起到了关键层作用,导致岩床下伏煤岩体离层裂隙发育,采空区压实程度降低,孔隙率的最大值约为无岩床覆盖时的1.55倍,渗透率最大值约为6.88倍;较大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使采空区漏风增大,氧化带范围扩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地质条件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有效防治了杨柳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
王亮1,2,3,杨良伟1,3,王瑞雪1,3,高杰2,孙毅民1,3
1.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2.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3.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针对淮北矿区杨柳煤矿岩浆岩床下伏高瓦斯煤层易自燃的现状,通过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的变质程度增加,使煤层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1.09%,自燃倾向性降低;开采期间,岩床起到了关键层作用,导致岩床下伏煤岩体离层裂隙发育,采空区压实程度降低,孔隙率的最大值约为无岩床覆盖时的1.55倍,渗透率最大值约为6.88倍;较大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使采空区漏风增大,氧化带范围扩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地质条件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有效防治了杨柳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
关键词:岩浆岩床;煤层自燃;采空区流场;裂隙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