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小间距双井水溶造腔腔体扩展特性

来源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1期

论文作者:任松 唐康 易亮 刘伟

文章页码:1654 - 1658

关键词:盐岩;水溶造腔;模型实验;腔体扩展;双井;单井;

摘    要:搭建了小井间距双井水溶造腔的实验装置,通过室内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提管方式时溶腔腔体扩展的变化规律,并与单井造腔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只提注水管时,腔体体积增长速率大于另外两种提管方式,最终形成的腔体体积也最大;不同提管方式对盐壁的溶解速率影响较小,腔底形成的溶蚀角相差也不大;同时提两管与只提注水管形成腔体形状为"船"形,提油垫时形成底部区域很大而上部为两个"塔"形的腔体形状;与单井造腔技术相比,小井间距双井水溶造腔技术在造腔前期具有较大的优势.

详情信息展示

小间距双井水溶造腔腔体扩展特性

任松,唐康,易亮,刘伟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搭建了小井间距双井水溶造腔的实验装置,通过室内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提管方式时溶腔腔体扩展的变化规律,并与单井造腔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只提注水管时,腔体体积增长速率大于另外两种提管方式,最终形成的腔体体积也最大;不同提管方式对盐壁的溶解速率影响较小,腔底形成的溶蚀角相差也不大;同时提两管与只提注水管形成腔体形状为"船"形,提油垫时形成底部区域很大而上部为两个"塔"形的腔体形状;与单井造腔技术相比,小井间距双井水溶造腔技术在造腔前期具有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盐岩;水溶造腔;模型实验;腔体扩展;双井;单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