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p-型FeSi2/Bi2Te3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值推证与界面温度优化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第2期

论文作者:崔教林 赵新兵

关键词:FeSi2/Bi2Te3; 梯度热电材料; 优值; 界面温度; 优化;

摘    要:通过对两元p-型梯度热电材料FeSi2/Bi2Te3界面温度的建模计算与实验验证, 在固定热冷端温区内积分得出的Z-ΔT 值与界面温度Ti的关系曲线为:Z-ΔT=0.672+11.7×10-4Ti-1.31×10-6T 2i-3.49×10-9T3i该关系可用来表征两元梯度结构的热电性能. 从拟合曲线上得出该梯度结构的最佳界面温度为220℃~230℃, 这与实验测出两单段材料(FeSi2, Bi2Te3)长度比为10∶1左右时所形成的界面温度较为接近. 通过测试不同长度比的材料输出功率, 也发现10∶1梯度材料的最大输出功率较大, 是相同温差下单段β-FeSi2材料的2倍~2.6倍.

详情信息展示

p-型FeSi2/Bi2Te3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值推证与界面温度优化

崔教林1,赵新兵2

(1.浙江省宁波市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 浙江,宁波,315016;
2.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通过对两元p-型梯度热电材料FeSi2/Bi2Te3界面温度的建模计算与实验验证, 在固定热冷端温区内积分得出的Z-ΔT 值与界面温度Ti的关系曲线为:Z-ΔT=0.672+11.7×10-4Ti-1.31×10-6T 2i-3.49×10-9T3i该关系可用来表征两元梯度结构的热电性能. 从拟合曲线上得出该梯度结构的最佳界面温度为220℃~230℃, 这与实验测出两单段材料(FeSi2, Bi2Te3)长度比为10∶1左右时所形成的界面温度较为接近. 通过测试不同长度比的材料输出功率, 也发现10∶1梯度材料的最大输出功率较大, 是相同温差下单段β-FeSi2材料的2倍~2.6倍.

关键词:FeSi2/Bi2Te3; 梯度热电材料; 优值; 界面温度; 优化;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