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CPC-B/CMC有机复合膨润土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非金属矿2016年第2期

论文作者:邵红 孙晓宇 张广兴 李云娇

文章页码:24 - 27

关键词: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膨润土;凝胶;制备;表征;

摘    要:以辽宁黑山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改性剂对膨润土(B)进行改性处理,制得复合凝胶吸附剂(CMC/CPC-B)。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SEM和XRD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MC/CPC-B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MC与CPC-B投加量(质量)比为4∶1,p H值为4,温度为60℃,交联剂(Al Cl3)浓度为0.1 mol/L,制备的CMC/CPC-B吸附苯酚量最高,可达2.8329 mg/g。因素影响强弱顺序为p H值>温度>CPC-B投加量,交联剂浓度影响不显著。因素交互影响较小,只有p H值与配比交互影响显著,其它交互项影响均不显著。CPC-B/CMC结构上与原土及单改性土明显不同,由片层结构变为网状交联的凝胶结构;CPC-B与CPC-B/CMC的X射线衍射首峰与原土相比向小角度方向偏移,层间距明显增加,CPC-B/CMC的衍射峰位于原土与CPC-B衍射峰之间,经交联反应后层间距被交联结构占据而减小。

详情信息展示

CPC-B/CMC有机复合膨润土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邵红,孙晓宇,张广兴,李云娇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摘 要:以辽宁黑山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改性剂对膨润土(B)进行改性处理,制得复合凝胶吸附剂(CMC/CPC-B)。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SEM和XRD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MC/CPC-B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MC与CPC-B投加量(质量)比为4∶1,p H值为4,温度为60℃,交联剂(Al Cl3)浓度为0.1 mol/L,制备的CMC/CPC-B吸附苯酚量最高,可达2.8329 mg/g。因素影响强弱顺序为p H值>温度>CPC-B投加量,交联剂浓度影响不显著。因素交互影响较小,只有p H值与配比交互影响显著,其它交互项影响均不显著。CPC-B/CMC结构上与原土及单改性土明显不同,由片层结构变为网状交联的凝胶结构;CPC-B与CPC-B/CMC的X射线衍射首峰与原土相比向小角度方向偏移,层间距明显增加,CPC-B/CMC的衍射峰位于原土与CPC-B衍射峰之间,经交联反应后层间距被交联结构占据而减小。

关键词: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膨润土;凝胶;制备;表征;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