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沉积型铝土矿“移硅沉铁富铝”成矿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20年第4期
论文作者:杨涛 黄波 朱和书 马力克
文章页码:696 - 703
关键词:铝土矿;“移硅沉铁富铝”;成矿模式;贵州;
摘 要:通过对贵州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因机制及前人的模拟实验等综合研究,认为广西运动末期使贵州地壳隆升和湿热的低纬度环境,地表岩石接受广泛的风化剥蚀,残留了以铝硅铁氧化物为主的红土化风化壳。经流水搬运集中于富含古生物的黔中—黔东—黔北地区泻湖盆(湾)中弱酸—还原性沉积环境,进行了重要"移硅沉铁富铝"的元素迁移与富集;而晚古生代早中期背景下的地壳稳定,形成了厚层—巨厚层富铝连续沉积层,造就了贵州4个重要的大中型—超大型矿集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铝资源大省;主要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二叠统大竹园组、梁山组,形成了早石炭—早中二叠世是贵州铝土矿形成的特定时期。因此,晚古生代中晚期地层中可能存在隐伏的铝土矿,还可能存在新的大型一超大型矿集区,在全国范围内更可能存在相似条件下的大规模铝土矿。
杨涛1,黄波1,2,朱和书3,马力克3
1.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3.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
摘 要:通过对贵州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因机制及前人的模拟实验等综合研究,认为广西运动末期使贵州地壳隆升和湿热的低纬度环境,地表岩石接受广泛的风化剥蚀,残留了以铝硅铁氧化物为主的红土化风化壳。经流水搬运集中于富含古生物的黔中—黔东—黔北地区泻湖盆(湾)中弱酸—还原性沉积环境,进行了重要"移硅沉铁富铝"的元素迁移与富集;而晚古生代早中期背景下的地壳稳定,形成了厚层—巨厚层富铝连续沉积层,造就了贵州4个重要的大中型—超大型矿集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铝资源大省;主要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二叠统大竹园组、梁山组,形成了早石炭—早中二叠世是贵州铝土矿形成的特定时期。因此,晚古生代中晚期地层中可能存在隐伏的铝土矿,还可能存在新的大型一超大型矿集区,在全国范围内更可能存在相似条件下的大规模铝土矿。
关键词:铝土矿;“移硅沉铁富铝”;成矿模式;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