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沉降曳力系数的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吕凯 闵凡飞 朱金波 白雪杰

文章页码:389 - 395

关键词:微细高岭石;CFD-DEM;球形因子;曳力系数;沉降;

摘    要:经模拟和试验研究了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的沉降终端速度;运用应用统计学对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形貌属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定义;基于颗粒的形貌特性,修正了颗粒的三维球形因子(Φ)和二维球形因子(X),并构建介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Cd-Φ和微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Cd-X;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CFD-DEM)耦合的方法数值模拟和高清沉降拍摄系统记录颗粒沉降过程,验证新构建曳力系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30~500μm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的沉降终端速度约为0.668~79.200 mm/s; 30~500μm粒径范围内,煤系高岭石颗粒片块状颗粒数量占比超过50%,且长宽比为1~2的颗粒数量占比为84.6%,其平均值为1.70;假设颗粒长宽比为1.70,推算出30~500μm煤系高岭石颗粒Φ为0.591 2,X为0.813 1;介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相对误差在10%以内,适用于研究30~500μm煤系高岭石颗粒沉降过程.

详情信息展示

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沉降曳力系数的研究

吕凯1,闵凡飞1,朱金波1,白雪杰2

1.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摘 要:经模拟和试验研究了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的沉降终端速度;运用应用统计学对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形貌属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定义;基于颗粒的形貌特性,修正了颗粒的三维球形因子(Φ)和二维球形因子(X),并构建介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Cd-Φ和微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Cd-X;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CFD-DEM)耦合的方法数值模拟和高清沉降拍摄系统记录颗粒沉降过程,验证新构建曳力系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30~500μm煤系微细高岭石颗粒的沉降终端速度约为0.668~79.200 mm/s; 30~500μm粒径范围内,煤系高岭石颗粒片块状颗粒数量占比超过50%,且长宽比为1~2的颗粒数量占比为84.6%,其平均值为1.70;假设颗粒长宽比为1.70,推算出30~500μm煤系高岭石颗粒Φ为0.591 2,X为0.813 1;介观高岭石沉降曳力系数模型相对误差在10%以内,适用于研究30~500μm煤系高岭石颗粒沉降过程.

关键词:微细高岭石;CFD-DEM;球形因子;曳力系数;沉降;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