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辽宁省猫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来源期刊:现代矿业2014年第2期

论文作者:杨宏智 陈鸿鹏 刘长纯 吕骏超 毕中伟 胥嘉 张森 赵岩

文章页码:37 - 43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含矿热液;成矿模式;

摘    要:猫岭金矿发现于20个世纪80年代,是辽吉裂谷内一处特大型金矿,具有多阶段性、低品位、储量大等特点。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且为容矿围岩,中生代卧龙泉和猫岭岩体是矿区出露的主要岩体,二者具有相似性,卧龙泉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构造可划分为吕梁期韧-塑性构造和中生代以来的脆性断裂。猫岭金矿可划分出3个成矿带,其中以9#矿体所在的Ⅰ#成矿带最为发育、成矿条件最好、探明资源量最大。通过对S、Pb、H-O、C-O、矿石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确定了含矿热液为CO2+NaCl+H2O型,具有低盐度、低矿化度、显酸性呈还原性的特点,成矿温度为153391℃,成矿年龄小于192 Ma。最终确定猫岭金矿为变质高温细脉浸染热液型金矿,并总结了成矿模式。

详情信息展示

辽宁省猫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杨宏智1,2,陈鸿鹏3,刘长纯4,吕骏超2,毕中伟2,胥嘉2,张森2,赵岩2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国土资源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3. 武警黄金第三支队4.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

摘 要:猫岭金矿发现于20个世纪80年代,是辽吉裂谷内一处特大型金矿,具有多阶段性、低品位、储量大等特点。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且为容矿围岩,中生代卧龙泉和猫岭岩体是矿区出露的主要岩体,二者具有相似性,卧龙泉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构造可划分为吕梁期韧-塑性构造和中生代以来的脆性断裂。猫岭金矿可划分出3个成矿带,其中以9#矿体所在的Ⅰ#成矿带最为发育、成矿条件最好、探明资源量最大。通过对S、Pb、H-O、C-O、矿石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确定了含矿热液为CO2+NaCl+H2O型,具有低盐度、低矿化度、显酸性呈还原性的特点,成矿温度为153391℃,成矿年龄小于192 Ma。最终确定猫岭金矿为变质高温细脉浸染热液型金矿,并总结了成矿模式。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含矿热液;成矿模式;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