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分析化学过去、现在和展望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1993年第1期

论文作者:梁树权

文章页码:11 - 15

关键词:分析化学;发展史;仪器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

摘    要:作者首先叙述了分析化学的源起,认为这门科学与人类文明文化,如青铜、黄铜冶炼、酿酒等大有关系。继出现东、西方的丹金术、欧洲中世纪的大试金术。后者可称为现代分析化学的前驱。适十七八世纪现代化学之兴起,分析化学起了主要作用。嗣后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极谱法、质谱法、层析法等等相继出现。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法和仪器法。二者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相辅相成,而决不是对立、排挤。另一方面,常量法之后又出现微量法和痕量分析。最后为分析化学在我国健康成长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详情信息展示

分析化学过去、现在和展望

梁树权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摘 要:作者首先叙述了分析化学的源起,认为这门科学与人类文明文化,如青铜、黄铜冶炼、酿酒等大有关系。继出现东、西方的丹金术、欧洲中世纪的大试金术。后者可称为现代分析化学的前驱。适十七八世纪现代化学之兴起,分析化学起了主要作用。嗣后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极谱法、质谱法、层析法等等相继出现。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法和仪器法。二者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相辅相成,而决不是对立、排挤。另一方面,常量法之后又出现微量法和痕量分析。最后为分析化学在我国健康成长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分析化学;发展史;仪器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