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11年第3期

论文作者:黄智龙 胡瑞忠 苏文超 温汉捷 刘燊 符亚洲

文章页码:309 - 314

关键词: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研究历史;研究新进展;中国;

摘    要: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Sb、As、Pb-Zn、Ag以及多种分散元素生产基地。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域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各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新进展。

详情信息展示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

黄智龙,胡瑞忠,苏文超,温汉捷,刘燊,符亚洲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Sb、As、Pb-Zn、Ag以及多种分散元素生产基地。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域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各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研究历史;研究新进展;中国;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