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耐火材料2005年第4期

论文作者:徐国辉 蒋明学 廖桂华 李柳生

关键词:烧成温度; 保温时间; 红柱石基材料; 烧结性能; 莫来石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摘    要:以高纯度南非红柱石(有4~1 mm、<1 mm和<0.088 mm三种粒级,且4~1 mm的颗粒料为1500℃3 h煅烧过的熟料)和活性氧化铝细粉(粒度<0.044mm)为原料,经配料、混练、成型、干燥后,将一部分试样分别在1300℃、1400℃、1500℃和1600℃下保温3 h煅烧;另一部分试样在1600℃下分别保温1 h、3 h、6 h和9 h煅烧,待试样随炉冷却至常温后,检测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和烧成线变化率等,并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各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以研究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高纯度红柱石的莫来石化程度及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成温度对促进高纯红柱石的莫来石化十分有效,延长保温时间对于促进制品的烧结作用很大;高纯红柱石基材料需在1600℃下保温3 h烧成,才能使红柱石完全莫来石化;欲使材料烧结良好且玻璃相含量低,物相较纯,则保温时间要达到6 h左右.

详情信息展示

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徐国辉1,蒋明学2,廖桂华1,李柳生1

(1.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材料工程系,洛阳,471003;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以高纯度南非红柱石(有4~1 mm、<1 mm和<0.088 mm三种粒级,且4~1 mm的颗粒料为1500℃3 h煅烧过的熟料)和活性氧化铝细粉(粒度<0.044mm)为原料,经配料、混练、成型、干燥后,将一部分试样分别在1300℃、1400℃、1500℃和1600℃下保温3 h煅烧;另一部分试样在1600℃下分别保温1 h、3 h、6 h和9 h煅烧,待试样随炉冷却至常温后,检测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和烧成线变化率等,并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各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以研究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高纯度红柱石的莫来石化程度及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成温度对促进高纯红柱石的莫来石化十分有效,延长保温时间对于促进制品的烧结作用很大;高纯红柱石基材料需在1600℃下保温3 h烧成,才能使红柱石完全莫来石化;欲使材料烧结良好且玻璃相含量低,物相较纯,则保温时间要达到6 h左右.

关键词:烧成温度; 保温时间; 红柱石基材料; 烧结性能; 莫来石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