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电纺技术构筑多孔SnO2纳米纤维膜的研究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5年第4期

论文作者:何谦 周雪莉 应宗荣 卢建建

文章页码:40 - 45

关键词:静电纺丝;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表征;

摘    要: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纺丝助剂,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作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直径为(363±28)nm的多孔氧化锡纳米纤维膜。使用SEM表征了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和差热同步仪(TGA-DTA)及拉曼光谱仪(Raman)等研究了纤维膜的分子结构变化、热稳定性和物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两喷丝头间距15.0cm、流速0.5mL/h、电场强度1.11.4kV/cm时,可以电纺出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的纳米纤维膜;经900℃焙烧制备得到晶粒尺寸约12.27nm的四方相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锡纤维膜。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电纺技术构筑多孔SnO2纳米纤维膜的研究

何谦,周雪莉,应宗荣,卢建建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摘 要: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纺丝助剂,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作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直径为(363±28)nm的多孔氧化锡纳米纤维膜。使用SEM表征了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和差热同步仪(TGA-DTA)及拉曼光谱仪(Raman)等研究了纤维膜的分子结构变化、热稳定性和物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两喷丝头间距15.0cm、流速0.5mL/h、电场强度1.11.4kV/cm时,可以电纺出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的纳米纤维膜;经900℃焙烧制备得到晶粒尺寸约12.27nm的四方相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锡纤维膜。

关键词:静电纺丝;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表征;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