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稀土混凝剂与PAC絮体形态的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稀土2011年第2期

论文作者:延克军 王世凤 刘峰 李光芝 史冬雪

文章页码:23 - 27

关键词:混凝;絮凝体;形态;分形维数;作用机理;

摘    要:采用稀土混凝剂(REC)和常规PAC混凝剂,对浊度为760NTU、pH=7.5的黄河原水进行混凝处理。试验得出了最佳投药量,研究了投药量及最佳投药量下pH、搅拌历时所形成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平均粒径和圆度的变化趋势,对两种混凝剂混凝性能及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量下,REC的去浊率为99.8%,剩余浊度为1.4NTU,PAC的去浊率为98.4%,剩余浊度为10.8 NTU;REC絮体分形维数大于PAC絮体分形维数,REC的分形维数最高达2.12,PAC的为1.72;REC的絮体粒度小于PAC的絮体粒度,但REC絮体的圆度系数大于PAC絮体的圆度系数;REC的电性中和能力强于PAC,REC混凝剂具有形成絮体速度快、絮体密实、含水率低、出水浊度低等优点。

详情信息展示

稀土混凝剂与PAC絮体形态的对比分析

延克军1,王世凤2,刘峰3,李光芝1,史冬雪1

1.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2.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3. 连云港市公安局连云分局刑事科学技术

摘 要:采用稀土混凝剂(REC)和常规PAC混凝剂,对浊度为760NTU、pH=7.5的黄河原水进行混凝处理。试验得出了最佳投药量,研究了投药量及最佳投药量下pH、搅拌历时所形成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平均粒径和圆度的变化趋势,对两种混凝剂混凝性能及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量下,REC的去浊率为99.8%,剩余浊度为1.4NTU,PAC的去浊率为98.4%,剩余浊度为10.8 NTU;REC絮体分形维数大于PAC絮体分形维数,REC的分形维数最高达2.12,PAC的为1.72;REC的絮体粒度小于PAC的絮体粒度,但REC絮体的圆度系数大于PAC絮体的圆度系数;REC的电性中和能力强于PAC,REC混凝剂具有形成絮体速度快、絮体密实、含水率低、出水浊度低等优点。

关键词:混凝;絮凝体;形态;分形维数;作用机理;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