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种薄矿脈的高效率采矿方法——分层留矿法的新方案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工程1959年第20期
论文作者:梅君胄
文章页码:1 - 4
摘 要:<正> 一、矿床地質条件分层留矿法的新方案曾先后在五个采场中試用。这些采场的地質矿床条件大致相同。矿脉厚度为0.2—0.2米,分支、复合、尖灭及侧现的现象非常扁普遍,矿石有脆性,爆破后易成粉矿。矿石硬度系数f=10—12。矿脉傾角为80—85°但有时局部变缓(60°左右)。围岩为硅化石灰岩,稳固性較大,节理及裂縫比較发达,但极少产生脫帮。围岩的硬度系數f=12—15。由于矿床含有大量硫化物,夹石中又有石膏及方解石等被水溶解后变成粘性的物質,因此,采下矿石的氧化及結块性較严重。
梅君胄
摘 要:<正> 一、矿床地質条件分层留矿法的新方案曾先后在五个采场中試用。这些采场的地質矿床条件大致相同。矿脉厚度为0.2—0.2米,分支、复合、尖灭及侧现的现象非常扁普遍,矿石有脆性,爆破后易成粉矿。矿石硬度系数f=10—12。矿脉傾角为80—85°但有时局部变缓(60°左右)。围岩为硅化石灰岩,稳固性較大,节理及裂縫比較发达,但极少产生脫帮。围岩的硬度系數f=12—15。由于矿床含有大量硫化物,夹石中又有石膏及方解石等被水溶解后变成粘性的物質,因此,采下矿石的氧化及結块性較严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