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作用下Fe-V-C体系燃烧合成的显微组织转变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增刊第1期
论文作者:连姗姗 王文娟 冯可芹 吴金岭 杨屹
关键词:电场; 燃烧合成; Fe-V-C体系; 显微组织;
摘 要: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通过对Fe-V-C粉末压坯分别升温至400~1100℃的解析实验,研究Fe-V-C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的显微组织转变.结果表明:在电场和热场的共同作用下,体系的点火温度可大幅度降低.在加热早期400℃之前,体系虽未发生化学反应,但显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当加热温度在400~540℃范围内时,体系被点燃发生"热爆"现象,在燃烧合成反应前期,生成了v2c;当加热温度提高到540~650℃,碳化钒产物除了V2C,还有V8C7、v6C5生成:随加热温度进一步提高到650~1100℃,V2C逐渐消失,V和C的合成产物只有V8C7和V6C5.此外,通过合成反应得到的碳化钒产物颗粒细小,呈圆球状,均匀地分布在Fe基体中;在800℃之前产物颗粒随加热温度的提高而有所长大,在800~1100℃产物颗粒尺寸几乎无变化.
连姗姗1,王文娟1,冯可芹1,吴金岭1,杨屹1
(1.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通过对Fe-V-C粉末压坯分别升温至400~1100℃的解析实验,研究Fe-V-C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的显微组织转变.结果表明:在电场和热场的共同作用下,体系的点火温度可大幅度降低.在加热早期400℃之前,体系虽未发生化学反应,但显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当加热温度在400~540℃范围内时,体系被点燃发生"热爆"现象,在燃烧合成反应前期,生成了v2c;当加热温度提高到540~650℃,碳化钒产物除了V2C,还有V8C7、v6C5生成:随加热温度进一步提高到650~1100℃,V2C逐渐消失,V和C的合成产物只有V8C7和V6C5.此外,通过合成反应得到的碳化钒产物颗粒细小,呈圆球状,均匀地分布在Fe基体中;在800℃之前产物颗粒随加热温度的提高而有所长大,在800~1100℃产物颗粒尺寸几乎无变化.
关键词:电场; 燃烧合成; Fe-V-C体系; 显微组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