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压渗法制备Mo/Cu梯度功能材料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2006年第1期

论文作者:陈文革 刘兴 沈宏芳

关键词:金属材料; Mo/Cu合金; 热压烧结; 梯度功能材料;

摘    要:采用背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压渗法制备Mo/Cu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与分析其密度、硬度、电导率及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1100℃,10MPa的作用力下于H2中保温2h,可制备出Cu含量10%~50%的Mo/Cu梯度功能材料.显微组织呈梯度性变化,各过渡层较其他烧结工艺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98%以上.梯度层的硬度随铜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所得Mo/Cu梯度功能材料的整体电导率高,抗热疲劳性能好.

详情信息展示

压渗法制备Mo/Cu梯度功能材料

陈文革1,刘兴1,沈宏芳1

(1.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西安,710048)

摘要:采用背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压渗法制备Mo/Cu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与分析其密度、硬度、电导率及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1100℃,10MPa的作用力下于H2中保温2h,可制备出Cu含量10%~50%的Mo/Cu梯度功能材料.显微组织呈梯度性变化,各过渡层较其他烧结工艺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98%以上.梯度层的硬度随铜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所得Mo/Cu梯度功能材料的整体电导率高,抗热疲劳性能好.

关键词:金属材料; Mo/Cu合金; 热压烧结; 梯度功能材料;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