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南秦岭池沟铜(钼)矿床与华北地块南缘金堆城钼矿床成矿斑岩体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矿产勘查2015年第4期

论文作者:姜航 朱赖民 赵东宏 李宗会 杨忠堂 王虎 彭璇 罗根根

文章页码:334 - 346

关键词:南秦岭;华北地块南缘;金堆城钼矿床;池沟铜(钼)矿床;成矿斑岩体;

摘    要:华北南缘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与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池沟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都在140 Ma左右,岩体的形成和成矿作用处于侏罗纪—白垩纪挤压—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秦岭造山带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通过对这两个矿床的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池沟岩体比金堆城岩体偏基性,池沟岩体K2O/Na2O<1,显示出与江西德兴矿集区中生代形成的铜厂和富家坞铜矿成矿斑岩特征一致,而且与北秦岭秋树湾铜(钼)矿床的成矿斑岩体也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金堆城岩体K2O/Na2O>1,与东秦岭钼矿带成矿斑岩体的特征一致(钾大于钠)。池沟岩体为I型花岗岩,而金堆城岩体落在I、A、S型花岗岩区域内,显示成岩物质源区以混合为特点。成矿岩体的Sr-Nd-Hf同位素特征对比显示,金堆城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古—中元古代的增生地壳,而池沟岩体的岩浆源区则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增生地壳,两个岩体的形成过程中都有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

详情信息展示

南秦岭池沟铜(钼)矿床与华北地块南缘金堆城钼矿床成矿斑岩体对比研究

姜航1,朱赖民1,赵东宏2,李宗会2,杨忠堂2,王虎2,彭璇2,罗根根2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摘 要:华北南缘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与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池沟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都在140 Ma左右,岩体的形成和成矿作用处于侏罗纪—白垩纪挤压—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秦岭造山带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通过对这两个矿床的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池沟岩体比金堆城岩体偏基性,池沟岩体K2O/Na2O<1,显示出与江西德兴矿集区中生代形成的铜厂和富家坞铜矿成矿斑岩特征一致,而且与北秦岭秋树湾铜(钼)矿床的成矿斑岩体也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金堆城岩体K2O/Na2O>1,与东秦岭钼矿带成矿斑岩体的特征一致(钾大于钠)。池沟岩体为I型花岗岩,而金堆城岩体落在I、A、S型花岗岩区域内,显示成岩物质源区以混合为特点。成矿岩体的Sr-Nd-Hf同位素特征对比显示,金堆城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古—中元古代的增生地壳,而池沟岩体的岩浆源区则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增生地壳,两个岩体的形成过程中都有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

关键词:南秦岭;华北地块南缘;金堆城钼矿床;池沟铜(钼)矿床;成矿斑岩体;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