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洛南—豫西中酸性小岩体宏观特征及与钼矿床成矿的关系

来源期刊:中国钼业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罗明伟 张晨曦 杜春阳 白洪阳

文章页码:22 - 27

关键词:中酸性小岩体;酸性小岩体;强酸性小岩体;小岩体成大矿;钼矿床;

摘    要:岩体出露面积一般较小,大于1 km2的占24%,小于1 km2的占76%,尤以出露面积为0.10.5 km2者居多。小岩体一般具有上小下大的现象,平面上呈椭圆形、楔形、不规则的椭圆形等,多数为近等轴状、透镜状、岩脉状及岩墙状等;剖面上呈陡倾斜的岩株状、蘑菇状、岩筒、岩管等。东秦岭到大别山东西方向绵延800 km,大小中酸性侵入岩体176个,成矿岩体所形成的以7个超大型钼矿床为代表,自陕西华县金堆城(向东)→河南栾川南泥湖→河南汝阳东沟→河南信阳光山千鹅冲→安徽金寨沙坪沟,无论是钾-氩法、铀-铅法、铼-锇法所作出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成岩时代是从222112 Ma,绝大部分为燕山期成矿,极个别为印支期成矿。也就是从老到年轻,相应的成矿时代也是从老到新,两者本身相差就不大,可以视作同一时期产物。中酸性小岩体特别是酸性小岩体、强酸性小岩体是钼矿床的成矿母岩,虽然小岩体成岩及其出露面积非常小,但其形成的钼矿床则非常巨大,这就是斑岩型钼矿床地质工作者常说的"小岩体成大矿"的原因。

详情信息展示

洛南—豫西中酸性小岩体宏观特征及与钼矿床成矿的关系

罗明伟,张晨曦,杜春阳,白洪阳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摘 要:岩体出露面积一般较小,大于1 km2的占24%,小于1 km2的占76%,尤以出露面积为0.10.5 km2者居多。小岩体一般具有上小下大的现象,平面上呈椭圆形、楔形、不规则的椭圆形等,多数为近等轴状、透镜状、岩脉状及岩墙状等;剖面上呈陡倾斜的岩株状、蘑菇状、岩筒、岩管等。东秦岭到大别山东西方向绵延800 km,大小中酸性侵入岩体176个,成矿岩体所形成的以7个超大型钼矿床为代表,自陕西华县金堆城(向东)→河南栾川南泥湖→河南汝阳东沟→河南信阳光山千鹅冲→安徽金寨沙坪沟,无论是钾-氩法、铀-铅法、铼-锇法所作出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成岩时代是从222112 Ma,绝大部分为燕山期成矿,极个别为印支期成矿。也就是从老到年轻,相应的成矿时代也是从老到新,两者本身相差就不大,可以视作同一时期产物。中酸性小岩体特别是酸性小岩体、强酸性小岩体是钼矿床的成矿母岩,虽然小岩体成岩及其出露面积非常小,但其形成的钼矿床则非常巨大,这就是斑岩型钼矿床地质工作者常说的"小岩体成大矿"的原因。

关键词:中酸性小岩体;酸性小岩体;强酸性小岩体;小岩体成大矿;钼矿床;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