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梯级提锂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2020年第10期

论文作者:肖蔚林 郑雅杰 何汉兵

文章页码:1078 - 1084

关键词:废旧锂离子电池;梯级利用;负极老化;电池Li分布;超声;

摘    要:废旧锂离子电池保持容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其回收价值,使用电池循环测试系统,按保持容量不同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分类。在30℃条件下,用硫酸配合超声预处理方式,对分类后的负极材料进行浸出回收实验,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不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浸出实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约有28%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保持容量超过75%,电池循环性能良好且负极材料Li含量相对较低,适于电芯整体再利用;保持容量降低,电池循环性能衰减而负极Li含量逐渐升高;保持容量在25%~50%范围,电池循环性能迅速衰减而负极Li含量达到峰值,适于负极Li提取。保持容量较高时,负极Li元素多以水溶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表面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中,可由常温水浸出达到84.52%回收率。随保持容量的降低,Li更多以LiF等非水溶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且有更多的Li进入石墨内部,水浸或直接酸浸出的回收效果不佳,经超声预处理后由硫酸浸出可达98%回收率。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