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制备及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第2期

论文作者:张霄 白龙 娄春华 李铁强 顾继友 李志国

文章页码:150 - 154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马来酸酐;过渡层;形成机制;

摘    要:以马来酸酐(MA)作为接枝共聚单体,亲水性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核,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为壳,成功构建出一种新颖的PVAc-MA/PSt反向异形核壳结构乳胶粒,从而解决了因竞聚率差异大而无法实现醋酸乙烯酯(VAc)与苯乙烯(St)复合的难题。同时,利用接枝共聚所形成的过渡层,能够很好地抑制核壳翻转,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容易发生核壳翻转的问题。所制备出的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nm左右,粒径大小均一。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乳胶粒呈明显的相分离结构,且存在PVAc-MA-PSt过渡层结构;乳胶粒的形貌随着MA含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衍变趋势,且粒子形貌变化可控。提出了PVAc-MA/PSt反向核壳乳胶粒子的形成机制。

详情信息展示

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制备及形成机制

张霄1,白龙1,娄春华2,李铁强1,顾继友1,李志国1

1.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齐齐哈尔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摘 要:以马来酸酐(MA)作为接枝共聚单体,亲水性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核,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为壳,成功构建出一种新颖的PVAc-MA/PSt反向异形核壳结构乳胶粒,从而解决了因竞聚率差异大而无法实现醋酸乙烯酯(VAc)与苯乙烯(St)复合的难题。同时,利用接枝共聚所形成的过渡层,能够很好地抑制核壳翻转,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容易发生核壳翻转的问题。所制备出的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nm左右,粒径大小均一。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乳胶粒呈明显的相分离结构,且存在PVAc-MA-PSt过渡层结构;乳胶粒的形貌随着MA含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衍变趋势,且粒子形貌变化可控。提出了PVAc-MA/PSt反向核壳乳胶粒子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马来酸酐;过渡层;形成机制;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