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海南岛儋州地区两期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19年第4期

论文作者:吕昭英 傅杨荣 袁勤敏 魏昌欣 常振宇 胡在龙

文章页码:660 - 669

关键词:A型花岗岩;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后造山;儋州地区;海南岛;

摘    要:海南岛儋州地区发育两期A型花岗岩,早期为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岩石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63.44%~63.99%)和相对较高的碱含量[w(Na2O+K2O)=10.73%~10.74%],低钾高钠的特征;晚期为红岭正长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的SiO2含量(73.97%~74.95%)和相对较高的碱含量[w(Na2O+K2O)=8.02%~8.32%]。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的Mg#为38~41,为碱性低钾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红岭正长花岗岩的Mg#为29~34,具高钾钙碱性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结合地球化学数据、Sr-Nd同位素数据及实验岩石学的证据,判断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以及红岭正长花岗岩均为长英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可能有极少量的幔源物质的加入,且早期的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侵位深度应该比晚期的红岭正长花岗岩更深。研究表明:海南岛儋州地区在早三叠世(约247 Ma)已经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判断,早期的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向板内环境转换的伸展环境,而红岭正长花岗岩岩体的出现,标志着儋州地区中三叠世(237 Ma)已经处于后造山环境下全面伸展体制下。

详情信息展示

海南岛儋州地区两期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

吕昭英1,2,傅杨荣1,2,袁勤敏1,2,魏昌欣1,2,常振宇1,2,胡在龙1,2

1.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 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 要:海南岛儋州地区发育两期A型花岗岩,早期为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岩石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63.44%~63.99%)和相对较高的碱含量[w(Na2O+K2O)=10.73%~10.74%],低钾高钠的特征;晚期为红岭正长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的SiO2含量(73.97%~74.95%)和相对较高的碱含量[w(Na2O+K2O)=8.02%~8.32%]。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的Mg#为38~41,为碱性低钾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红岭正长花岗岩的Mg#为29~34,具高钾钙碱性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结合地球化学数据、Sr-Nd同位素数据及实验岩石学的证据,判断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以及红岭正长花岗岩均为长英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可能有极少量的幔源物质的加入,且早期的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侵位深度应该比晚期的红岭正长花岗岩更深。研究表明:海南岛儋州地区在早三叠世(约247 Ma)已经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判断,早期的发美村石英碱长正长岩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向板内环境转换的伸展环境,而红岭正长花岗岩岩体的出现,标志着儋州地区中三叠世(237 Ma)已经处于后造山环境下全面伸展体制下。

关键词:A型花岗岩;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后造山;儋州地区;海南岛;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