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咸化湖盆晚期构造高丰度油藏形成机制——以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论文作者:石亚军 薛建勤 马新民 陈琰 王鑫 徐丽 高妍芳
文章页码:1053 - 2186
关键词:高原咸化湖盆;晚期成藏;蒸发分馏;断裂输导;柴达木盆地;
摘 要:为探讨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油气成藏过程及形成机制,以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且经历了世界罕见抬升的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为例,采用生烃模拟、原油组分、包裹体等实验方法和断裂内部结构地质物探一体化的研究手段,在生、运、聚静态要素研究基础上,针对油气成藏形成机制和模式展开理论研究.通过实验结果解析,厘定烃源岩的生排烃及油气充注过程,利用野外、测井、地震综合判识,构建了"构造多期推覆叠加,断层纵向接力输导,油气垂向蒸发分馏,油藏晚期多层聚集"新模式,认为咸化湖盆烃源岩特有的持续生烃、喜山构造运动改造下多期油气充注、深浅断裂接力式输导及晚期蒸发分馏共同保障了晚期高丰度油气藏的形成,突破了新构造发育区"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次生为主"难以形成大油气田的传统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英东构造带原油来自扎哈泉和茫崖两大生烃凹陷,这些凹陷的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有机质,在R_o达到0.4%出现生烃峰值,而干酪根在R_o达到1.0%时又形成新的生烃高峰,同时在低熟(R_o为0.6%)直至过熟阶段持续生气,这种持续生烃成为晚期构造带油气藏形成的基础;2)英东主要经历两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大约为15~23 Ma和3~5 Ma,同时同一含油气单元浅部油层中原油具有较高的正庚烷/甲基环己烷比值和较低的甲苯/正庚烷比值,深部则刚好相反,证实存在蒸发分馏作用,二者共同成为晚期构造带油气藏形成的前提;3)英东发育深浅叠置的构造样式,深浅断裂空间组合实现了源圈的有效配置,且浅层滑脱断裂带内部发育诱导裂缝带,利于油气运移,成为晚期构造油气成藏的保障.
石亚军1,2,薛建勤3,马新民1,陈琰3,王鑫1,徐丽1,高妍芳1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2. 中国石油集团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摘 要:为探讨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油气成藏过程及形成机制,以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且经历了世界罕见抬升的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为例,采用生烃模拟、原油组分、包裹体等实验方法和断裂内部结构地质物探一体化的研究手段,在生、运、聚静态要素研究基础上,针对油气成藏形成机制和模式展开理论研究.通过实验结果解析,厘定烃源岩的生排烃及油气充注过程,利用野外、测井、地震综合判识,构建了"构造多期推覆叠加,断层纵向接力输导,油气垂向蒸发分馏,油藏晚期多层聚集"新模式,认为咸化湖盆烃源岩特有的持续生烃、喜山构造运动改造下多期油气充注、深浅断裂接力式输导及晚期蒸发分馏共同保障了晚期高丰度油气藏的形成,突破了新构造发育区"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次生为主"难以形成大油气田的传统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英东构造带原油来自扎哈泉和茫崖两大生烃凹陷,这些凹陷的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有机质,在R_o达到0.4%出现生烃峰值,而干酪根在R_o达到1.0%时又形成新的生烃高峰,同时在低熟(R_o为0.6%)直至过熟阶段持续生气,这种持续生烃成为晚期构造带油气藏形成的基础;2)英东主要经历两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大约为15~23 Ma和3~5 Ma,同时同一含油气单元浅部油层中原油具有较高的正庚烷/甲基环己烷比值和较低的甲苯/正庚烷比值,深部则刚好相反,证实存在蒸发分馏作用,二者共同成为晚期构造带油气藏形成的前提;3)英东发育深浅叠置的构造样式,深浅断裂空间组合实现了源圈的有效配置,且浅层滑脱断裂带内部发育诱导裂缝带,利于油气运移,成为晚期构造油气成藏的保障.
关键词:高原咸化湖盆;晚期成藏;蒸发分馏;断裂输导;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