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

来源期刊:复合材料学报2019年第5期

论文作者:黄雅盼 孙晓刚 王杰 李旭 陈玮 魏成成 胡浩 梁国东

文章页码:1335 - 1341

关键词:锂硫电池;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穿梭效应;多硫化物;

摘    要:为了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正极片掺杂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利用亲水性羟基官能团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阻止多硫化物的扩散,增加有效物质的利用率,抑制穿梭效应的产生,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利用TEM、SEM和EDS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掺杂MWCNTs—OH的锂硫电池,放电容量明显提高。在0.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 281mAh/g,首次库伦效率接近96.7%,循环10次后比容量还保持在882mAh/g。在0.2C、0.5C和1C倍率下充放电时,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794.2mAh/g、712.2mAh/g和557.3mAh/g,显示出极佳的倍率性。

详情信息展示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

黄雅盼,孙晓刚,王杰,李旭,陈玮,魏成成,胡浩,梁国东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 要:为了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正极片掺杂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利用亲水性羟基官能团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阻止多硫化物的扩散,增加有效物质的利用率,抑制穿梭效应的产生,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利用TEM、SEM和EDS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掺杂MWCNTs—OH的锂硫电池,放电容量明显提高。在0.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 281mAh/g,首次库伦效率接近96.7%,循环10次后比容量还保持在882mAh/g。在0.2C、0.5C和1C倍率下充放电时,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794.2mAh/g、712.2mAh/g和557.3mAh/g,显示出极佳的倍率性。

关键词:锂硫电池;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穿梭效应;多硫化物;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